中国金石总录数据库
数据库参数
产品名称:中国金石总录数据库
产品类别:中国古籍
技术形态:分类检索、原始图像
访问订购方式:镜像买断&在线买断&年度订阅
《中国金石总录数据库》(全拓全文数字版)属大型文献资源库,是首次对全国地下出土和地上遗存历代金石拓本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全拓全文数字化的一项创新性历史文化资源基础工程。由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会同全国数十家教学、科研和收藏单位,以及百余位著名学者、学科带头人经过 10 年努力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对于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文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艺术领域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不同于一般性文献整理,该数据库具有如下总体特色:
一、收存相对完整、容量庞大,涵盖了先秦至民国出土和遗存金石文献的基本内容,总量约30万种(约40万件),录文和叙录部分约4亿字。
二、材料新颖,首次公布量较大,其中发掘文献约占60%,稀见文献约占40%。
三、每则金石包括原物精选拓本、拓文全文释读、原物综合叙录三项基础内容,便捷研究引用和参考。
四、首创金石文献分类体系,资源集中,文献互证,可供研究者全面驾驭并充分利用。
收录范围:
地域界定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为收存范围(含台湾地区),时限上溯先秦下迄清末(含部分民国时期重要碑碣)。
收录内容:
全面收存历代出土秦汉以前钟鼎文献和历代出土、遗存清代以前石刻文献。
整理形式:
每则金石文献均包括完整拓本、全文录文和基础著录三部分内容,根据遗存条件部分收存原文物影像数据。全文录文按原拓行文格式严格录入。著录包括名称(含简称)、朝代、
年号、材质、形制、行款、出土地(或遗存地)、出土时间以及收藏或保护单位、相关研究文献等基础信息。
产品特色:
1. 收录历代金石文献总量多、范围广、内容全。
在参考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于全国范围有组织地进行了近 10 年的实地调研,基本涵盖先秦至清末(部分重要民国金石文献同时收录)约 2400年历史的主要金石文献遗存。
2. 最新出土公布量大。
从全史入手,收存元代及以后各类金石文献遗存量巨大,约占总量 60%,尤其是民国至本世纪初大量发现或考古出土的最新历代碑碣文献,绝大部分为首次集结公布,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3. 首创金石文献分类体系。
根据石刻形制和内容的特殊性,将全库划分 6 级分类,设 1 级分类 3 项、2 级分类 7 项、3 级分类 5 项(含无限分类 1 项)、4 级分类 3 项(含无限分类 1 项)、5 级分类 2 项、6 级分类 7 项。基本实现了全面分析、合理布局、综合驾驭文献的分类目的。
4. 学术质量高,严格执行“优拓本、精录文、简著录”三原则。
优拓本指多拓择优(不含孤拓),精录文指三校三审疑难文字名家会审,简著录指辞书体撰述原碑和拓本基本情况,进而以严格的标准保证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可供引用资料可靠性。
5. 精确检索:支持复杂的布尔逻辑检索。
(1)全文分类检索:可根据拓片分类实现快速查找。
(2)全文快速检索:提供模糊和精确检索,并在两种检索方法中加入了全文检索,发挥了数据库检索方便的优势。实现对所需拓片的快速定位。
(3)全文高级检索,可以限定在拓本名、朝代、年号、材质、形制、行款、出土地(或遗存地)、出土时间及收藏或保护单位中等 10 个关键类进行高级检索。从而为读者提供深度检索,得到准确的检索结果。
资源收录明细(已上线八期):
各分期资源介绍(支持每期单独订购):
第一期:收录并整理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其中秦汉 178 种、魏晋南北朝 1692 种、隋唐 3578 种、宋元 1188 种、明清 3364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828 万字,图版约 13528 帧。首次公布量大,其中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0%,稀见文献约占 40%。
第二期:收录并整理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其中秦汉 66 种、魏晋南北朝 1177 种、隋唐 5752 种、宋元 805 种、明清 22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996 万字,图版约 15027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占总量 66%,稀见文献占 34%。
其中西北民族大学藏于右任题跋拓本以及宁夏博物馆等馆藏一级文物拓本尤为珍贵。
第三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约200 种)。其中秦汉 138 种、魏晋南北朝 594 种、隋唐 2309 种、宋元 663 种、明清 6296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20 万字,图版约 17303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占总量 65.2%,稀见文献占 34.8%。
其中河南大学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等单位藏品以及部分罕见少数民族石刻拓本较为珍贵。
第四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6000 种)。其中先秦至秦汉时期约 6000 种、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约 3000 种、明清时期约 10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70 万字,图版约 150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5%,稀见文献约占 35%。
其中金文部分是本期亮点,除拓本外,各器均附原器照片。同时碑刻收录部分海外藏珍稀拓本。
第五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6000 种)。其中先秦时期约 6000 种。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至明清时期约 40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280 万字,图版约 11000 帧。
金文部分仍为本期重点,除拓本外,各器均附原器照片。同时石刻部分地域性特征比较突出,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石刻拓本按地域集中收录。
第六期:收录并整理金石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约 6000 种,石刻拓本文献约 4000 种)。其中先秦至秦汉时期约 6000 种、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约 3000 种、明清时期约 10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70 万字,图版约 150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7%,稀见文献约占 33%。其中金文部分是本期亮点,除拓本外,各器均附原器照片。继续收录碑刻部分海外藏珍稀拓本。
第七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00 万字,图版约 108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1%,稀见文献约占 39%。
第八期:收录并整理金石拓本文献 1 万种。拓本释读整理字数约 1100 万字,图版约100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7%,稀见文献约占 33%。其中集中整理公布了一批甘肃出土碑刻文献,资料与研究价值尤为珍贵。" cols="40">《中国金石总录数据库》(全拓全文数字版)属大型文献资源库,是首次对全国地下出土和地上遗存历代金石拓本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全拓全文数字化的一项创新性历史文化资源基础工程。
由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会同全国数十家教学、科研和收藏单位,以及百余位著名学者、学科带头人经过 10 年努力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对于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文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艺术领域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不同于一般性文献整理,该数据库具有如下总体特色:
一、收存相对完整、容量庞大,涵盖了先秦至民国出土和遗存金石文献的基本内容,总量约30万种(约40万件),录文和叙录部分约4亿字。
二、材料新颖,首次公布量较大,其中发掘文献约占60%,稀见文献约占40%。
三、每则金石包括原物精选拓本、拓文全文释读、原物综合叙录三项基础内容,便捷研究引用和参考。
四、首创金石文献分类体系,资源集中,文献互证,可供研究者全面驾驭并充分利用。
收录范围:
地域界定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为收存范围(含台湾地区),时限上溯先秦下迄清末(含部分民国时期重要碑碣)。
收录内容:
全面收存历代出土秦汉以前钟鼎文献和历代出土、遗存清代以前石刻文献。
整理形式:
每则金石文献均包括完整拓本、全文录文和基础著录三部分内容,根据遗存条件部分收存原文物影像数据。全文录文按原拓行文格式严格录入。著录包括名称(含简称)、朝代、
年号、材质、形制、行款、出土地(或遗存地)、出土时间以及收藏或保护单位、相关研究文献等基础信息。
产品特色:
1. 收录历代金石文献总量多、范围广、内容全。
在参考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于全国范围有组织地进行了近 10 年的实地调研,基本涵盖先秦至清末(部分重要民国金石文献同时收录)约 2400年历史的主要金石文献遗存。
2. 最新出土公布量大。
从全史入手,收存元代及以后各类金石文献遗存量巨大,约占总量 60%,尤其是民国至本世纪初大量发现或考古出土的最新历代碑碣文献,绝大部分为首次集结公布,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
3. 首创金石文献分类体系。
根据石刻形制和内容的特殊性,将全库划分 6 级分类,设 1 级分类 3 项、2 级分类 7 项、3 级分类 5 项(含无限分类 1 项)、4 级分类 3 项(含无限分类 1 项)、5 级分类 2 项、6 级分类 7 项。基本实现了全面分析、合理布局、综合驾驭文献的分类目的。
4. 学术质量高,严格执行“优拓本、精录文、简著录”三原则。
优拓本指多拓择优(不含孤拓),精录文指三校三审疑难文字名家会审,简著录指辞书体撰述原碑和拓本基本情况,进而以严格的标准保证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可供引用资料可靠性。
5. 精确检索:支持复杂的布尔逻辑检索。
(1)全文分类检索:可根据拓片分类实现快速查找。
(2)全文快速检索:提供模糊和精确检索,并在两种检索方法中加入了全文检索,发挥了数据库检索方便的优势。实现对所需拓片的快速定位。
(3)全文高级检索,可以限定在拓本名、朝代、年号、材质、形制、行款、出土地(或遗存地)、出土时间及收藏或保护单位中等 10 个关键类进行高级检索。从而为读者提供深度检索,得到准确的检索结果。
资源收录明细(已上线八期):
名 称 | 数量 | 图版数 |
《中国金石总录》(第1期) | 10800条 | 13528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2期) | 10500条 | 15027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3期) | 10500条 | 17303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4期) | 10000条 | 15000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5期) | 10000条 | 11000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6期) | 10000条 | 15000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7期) | 10000条 | 10000帧 |
《中国金石总录》(第8期) | 10000条 | 10000帧 |
总计 | 81800条 | 106858帧 |
各分期资源介绍(支持每期单独订购):
第一期:收录并整理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其中秦汉 178 种、魏晋南北朝 1692 种、隋唐 3578 种、宋元 1188 种、明清 3364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828 万字,图版约 13528 帧。首次公布量大,其中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0%,稀见文献约占 40%。
第二期:收录并整理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其中秦汉 66 种、魏晋南北朝 1177 种、隋唐 5752 种、宋元 805 种、明清 22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996 万字,图版约 15027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占总量 66%,稀见文献占 34%。
其中西北民族大学藏于右任题跋拓本以及宁夏博物馆等馆藏一级文物拓本尤为珍贵。
第三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约200 种)。其中秦汉 138 种、魏晋南北朝 594 种、隋唐 2309 种、宋元 663 种、明清 6296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20 万字,图版约 17303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占总量 65.2%,稀见文献占 34.8%。
其中河南大学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等单位藏品以及部分罕见少数民族石刻拓本较为珍贵。
第四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6000 种)。其中先秦至秦汉时期约 6000 种、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约 3000 种、明清时期约 10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70 万字,图版约 150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5%,稀见文献约占 35%。
其中金文部分是本期亮点,除拓本外,各器均附原器照片。同时碑刻收录部分海外藏珍稀拓本。
第五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6000 种)。其中先秦时期约 6000 种。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至明清时期约 40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280 万字,图版约 11000 帧。
金文部分仍为本期重点,除拓本外,各器均附原器照片。同时石刻部分地域性特征比较突出,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石刻拓本按地域集中收录。
第六期:收录并整理金石拓本文献 1 万种(金文拓本文献约 6000 种,石刻拓本文献约 4000 种)。其中先秦至秦汉时期约 6000 种、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约 3000 种、明清时期约 1000 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70 万字,图版约 150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7%,稀见文献约占 33%。其中金文部分是本期亮点,除拓本外,各器均附原器照片。继续收录碑刻部分海外藏珍稀拓本。
第七期:收录并整理金文和石刻拓本文献 1 万种。拓本文献释读整理字数约 1000 万字,图版约 108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1%,稀见文献约占 39%。
第八期:收录并整理金石拓本文献 1 万种。拓本释读整理字数约 1100 万字,图版约10000 帧。首次公布发掘文献约占总量 67%,稀见文献约占 33%。其中集中整理公布了一批甘肃出土碑刻文献,资料与研究价值尤为珍贵。" cols="40">《中国金石总录数据库》(全拓全文数字版)属大型文献资源库,是首次对全国地下出土和地上遗存历代金石拓本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全拓全文数字化的一项创新性历史文化资源基础工程。
由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会同全国数十家教学、科研和收藏单位,以及百余位著名学者、学科带头人经过 10 年努力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对于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文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艺术领域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