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漲影響遼省商家大破產倒閉者一千七百家資本均在萬元以上瀋陽通信、邇來金漲銀跌、影響市面甚巨、藩坦大小各商家、多受鉅大損失現向本省商工總會呈請倒閉者、絡繹不絶、其資產在一萬元以上之商舖、倒閉者已達一千七百家多、萬元以下之小資本家、尤不勝枚舉、雖其中亦有因中東路之影響、乃廢歷年關逼近關係、而究以銀價大跌所波及爲最多數、茲將近日市面情形、調查如下、㈠洋貨行、受損失最鉅者、以此行爲最、而城内之洋貨行、較日本站之洋貨行尤甚、蓋本埠之所謂洋貨者、向以日貨爲大宗、即日貨而因逼近三島、其來源亦均由該國轉運而來、交易多以日本正金鈔票爲準、金價旣漲、金票價亦隨高、進貨時付以金票、出售貨物、則大半收入洋、現洋元、祗合金票六角有餘、其損失不言可喻、日本站之交易收入金票尙多、較城内境况略佳、而現存貨品、對沽客方面不敢驟行增價良以瀋市年來金融奇緊、近於奢侈品之洋貨行、生意本已不佳、若再增價、必至門可羅雀、故其賠累亦自可觀、連日各洋貨莊均爭懸大減價放盤之市招、市上觸目皆是、未始此風潮中所受隠痛之一種表示、㈡金銀行、此行包括一般金店及首飾業、當此風潮、生意較前倍形冷落、四平街一帶之各大金店、有日祇賣百餘元者、蓋金飾業所用之金銀、均購自省垣五六家銀爐、或平津等處、平時除製作首飾器皿出售外、兼營收買碎金碎銀而售銀爐、或自溶化使用、日來關於收買一項、幾完全停頓、蓋大宗收買恐漲落無定、以致賠累、小宗我易、又可以無重輕、不願成交、金貨係售於富有家、値此風潮、顧客却少、無肯問津、而存有少數金飾之鄉婦、因金價暴漲、多紛紛携往售賣、金店乃有進無出、日前鐘樓南德義興大金店倒閉、即係受此影響、㈢銀錢業此行搗把金銀貨幣爲能事、在此風潮中其開設日本者、因加入日方之取引所故、均獲利不少、城内雖亦有裝設日本電話、與日站通話、作買空賣空之交易、但祇限於幾家有日本股東之錢號、純粹華商作此者尙少、惟因金票日大漲、供大應求、又因銀價跌落、該行所做之營口爐銀交易、俗名不見面銀子、近已停頓、至本市銀大洋因有東三省及邊業中國交通四行之維持、並未感受若何影響、此外其他各行、因多係採辦内地貨物、或由平津等處購辦者、採辦時旣用銀大洋、而出售時亦收入銀大洋、尙無何種影響、然市面蕭條、商業凋敝、則已爲普遍的現象也、
— 一月十九日
- 出版信息: 1930/1/24
- 所属数据库:中国近代报刊系列-申报 1872- 1949